道家哲学主干说(陈鼓应著作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道家哲学主干说(陈鼓应著作集)精美图片
》道家哲学主干说(陈鼓应著作集)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道家哲学主干说(陈鼓应著作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16181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5
  • 页数:436
  • 价格:50.7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陈鼓应著作集”的收官之作,权威论述道家思想居于中国哲学史“主干地位”的学术经典。


内容简介:

1990年,陈鼓应先生提出“道家哲学主干说”,引起学界很大关注。三十年来,陈先生围绕这一学说陆续发表了一些列文章,《道家哲学主干说》即是这些文章的结集。全书收文13篇,按照导言、方法论、概论、史论的结构编排,既有对道与物的关系、“理”范畴的理论模式、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等宏观议题的整体把握,也有对郭店简本《老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王弼、周敦颐、张载等个体案例的深入分析,系统论述了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处于主干地位的学术创见。本书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具有“学术典范”意义的重要著作。


书籍目录:

导 言

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 

---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

方法论

从“得意忘言”的诠释方法到谱系学方法的应用

概 论

论道与物关系问题: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

“理”范畴理论模式的道家诠释

三玄四典的学脉关系

---论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之一

老、庄及《易传》的重要哲学议题

---论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之二

史 论

郭店简本《老子》所呈现的重要哲学问题

---由改写哲学史的观点谈起

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

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道家在秦汉哲学史上的地位

王弼体用论新诠

论周敦颐《太极图说》的道家学脉关系

---兼论濂溪的道家生活情趣

张载的理论建构及其道家观念丛

道家思想在现代

 


作者介绍:

陈鼓应,1935年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就读于台湾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中华书局出版的“陈鼓应著作集”系列(二十种),是他学术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包括《悲剧哲学家尼采》、《尼采新论》、《耶稣新画像》、《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从陀斯妥也夫斯基到沙特》、《春蚕吐丝——殷海光后的话语》、《古代呼声》、《庄子哲学简介》、《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中国哲学创始者——老子新论》、《庄子的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庄子新论》、《管子四篇诠释》、《黄帝四经今注今译》、《易传与道家思想》、《道家易学建构》、《周易今注今译》、《道家的人文精神》、《庄子的人性论》和《道家哲学主干说》。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尼采认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价值观,道德的形成主要出于社会环境的习染,他并不采用先验的或形而上的进路。尼采从希腊历史上说明“好”与“坏”的判断建立在生命力强弱的基础上,凡是生机蓬勃、意志坚强者被认为“好”,而儒弱无能者被认为“坏”。其后基督教把自我肯定谴责为“恶”,把“善”赋予顺从怜悯的人,基督教随着教义的传播逐渐将希腊的“好”与“坏”转化为“普”与“恶”的道德观。在《超越善与恶》中,尼采首次区分“奴隶道德”与“自主道德”,他指出基督教道德是“牧群道德”,并从历史考察中指出基督教传播到罗马基层群众时,因为受到压制而产生怨根与复仇的情绪,以此尼采认为怨恨复仇乃基督教道德观形成的心理根源。

尼采的谱系学方法,对我虽然有诸多启发,但他的谱系学主要是用在解析西方道德观形成的根源,而我则应用谱系学方法来探讨中国哲学各学派间的学脉关系一亦即从哲学议题思想方法和哲学概念、命题形成等各方面,来探讨学派间关系思想发展的脉络。

四、从谱系上探讨哲学史上三大重要议题

哲学在中国之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不足百年,到目前已有不少部中国哲学史出版,当代哲学史家们的努力成果贡献巨大不过史家们常将文化史、思想史的体材混人哲学领域之中,或。于正统史观的影响,使一部中国哲学史存在着不少问题。

如果我们从专业暂学的角度来有,这漫长的中国哲学史有三个高峰期:其一,为先秦哲学之开创期。哲学的突破始于老子(老聃)、庄子(庄周)进一步提出“理气”的重要范畴一以气化论闲释字宙大化之发育过程,并以“万物殊理”说明世界万物之存在样态及其运行法则。并且,庄子更将老子客观形态的形上之道转化为生命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二,魏晋将道家思辨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顶峰。王弼在哲学上开启了魏晋玄学“有无本末”的中心议题,同时也揭开了文化上“自然与名教之辩”的序幕。而王弱将汉代宇宙构成说转化为玄学本体论建构的时代思潮,及其“体用一如”的学说,都直接为...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道家哲学主干说”这一学说是陈鼓应先生重要的学术创见,影响广泛。本书全面论述了这一学说,既有扎实严谨的史料论证,又有特色鲜明的理论概括;既有严肃周密的理性解剖,又有情感浓厚的人文关怀,语言流畅,价值重大,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一部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

 


书摘插图

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 

---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

目前学界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孔子是中国哲学的创始人,儒家是中国哲学史的主干。这个观点,盖基于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现象,沿袭近两千年封建经学的习惯,似是而实非。它主要是从政治伦理的观点出发,而削弱了哲学的其它更主要组成部分—如形上学、知识论及方法论等,这就将哲学史狭义化,因而造成严重的偏颇。如果抛开历史的和学派的成见,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哲学发展史,那我们就必须承认: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是一系列以道家思想为主干,道、儒、墨、法诸家互补发展的历史,而绝不是像一些学者所描述的主要是一部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

......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藏书馆(114+)
  • 下载速度快(459+)
  • 书籍多(451+)
  • 值得购买(448+)
  • 品质不错(74+)
  • 一星好评(222+)
  • 购买多(236+)
  • 格式多(516+)
  • 三星好评(316+)

下载评价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