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的疯狂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群体的疯狂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附赠导读锦囊。大众幻觉如何影响人类文明演变?一本书看懂人类3000年信仰与资本泡沫狂热史。在不确定的时代,用理性的思考去对抗群体的疯狂。
内容简介:
这本书回答的核心问题是,群体决策是如何失败的,以及当群体决策失败时会发生什么。在的情况下,不仅群体会疯狂,整个国家都会疯狂。《群体的疯狂》告诉我们,现在更应该探究狂热的根源是什么。
·伊斯兰国为何崛起?
·宗教信仰如何塑造人的行为?
·是什么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政策?
·末日论与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有什么关系?
·为何一群人会时不时追逐某种价格高得离谱的投资?
·比起数据和事实,为何人们更喜欢故事?
·比特币、元宇宙等新概念为何再次令人们疯狂?
以上与我们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知名历史学家和金融理论家威廉·J.伯恩斯坦,将信息技术、金融和神经科学的诸多进步结合起来,对大众幻觉进行了新的阐释。从犹太人被征服开始,到中东伊斯兰国的崛起为止。在这两者之间,这本书详述了人类历史3000年中所发生的各种金融和宗教狂热事件,以及相关的神经科学发展历程。伯恩斯坦对群体疯狂事件的编年史,既揭示了人性,又具有历史意义。
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
梳理金融狂热历史脉络,理解基本经济周期与规律;
解读末日叙事对不同信仰群体的重要性及深刻含义;
在不确定的时代,用理性的思考去对抗群体的疯狂。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末日论的起源:约阿希姆的子民们
第2章 滥用末日叙事的悲剧:信徒与无赖
第3章 短暂的致富:密西西比泡沫与南海泡沫
第4章 资本主义的英雄:英国铁路泡沫
第5章 米勒运动的“大失望”:数秘主义与确认偏见
第6章 弹性货币政策的灾难:泡沫与崩溃的四个前提
第7章 致富空想的破灭:1929年大萧条
第8章 天启之牛:时代论如何兴起
第9章 圣殿山的争夺:末日叙事如何影响犹太人建国
第10章 《启示录》的开创者:畅销书与美国核武政策
第11章 时代论的灾难:大卫教派的悲剧
第12章 “被提”类小说:末日文学为何畅销
第13章 资本主义的慈善家:从环球电讯、安然公司到互联网泡沫
第14章 数字时代暴富梦的推手:投资分析师、大众、媒体与政治家
第15章 伊斯兰国的兴衰:马赫迪与哈里发
后记
致谢
注释
作者介绍:
[美]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J.Bernstein,1948—)
金融经济历史传记、金融科普著作作者,医学博士、神经科学专家、畅销书作家,也是美国普通投资者心目中的草根英雄。著有《投资者宣言》《繁荣的背后》《伟大的贸易》《投资的四大支柱》等经典经济投资著作。
伯恩斯坦对市场的狂热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总能从其独特的视角剖析市场与投资者,而且他也善于讲述经济金融历史,以史为鉴启迪广大投资者。
王兴华,女,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译有论文《资本的国际化和社会资本循环》(克里斯蒂安·帕劳著)、《经济周期理论的弗里希模型之谜》(陈平著,合译)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前言
近两个世纪之前,一位年轻的名叫查尔斯·麦基的苏格兰人,以令人难忘的方式同时攻击上帝和玛门。他出生于1814年,是一名颇受欢迎的诗人、民谣作家,还担任过美国内战记者和英国报纸的编辑,在文学生涯中享有杰出的声誉。但后人对他深刻的印象,是他在1841年撰写了《异常流行幻象与群众疯狂》(Memoirs of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一书,当时他才27岁。该书讲述了多个历史性群体狂热事件,其中一些与宗教和货币有关。从那以后,这本书为读者不断加印。
麦基记录了公元1000年前笼罩在欧洲的末日幻想,以及十字军东征时期惊人的宗教疯狂。不过,这本书著名的内容是17世纪30年代荷兰郁金香投机,以及1719—1720年巴黎和伦敦双股市泡沫中的群体性金融狂热。这些情节使这本书一直享有盛誉。在它出版之后,接连发生的金融狂热的频繁性、规律性及其造成的全球性影响,使得即使在写成近两个世纪之后,这本书依然是金融专业人士的经典。
麦基并不是个认识到人类的非理性具有传染性的人。例如,希罗多德写过这样一段话:
(大流士)担任波斯国王的时候,他召见了统治下的一些希腊人,问付给他们多少钱他们才愿意吃掉自己父亲的遗体。他们回答说,无论给多少钱都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然后,当着希腊人的面,大流士又把印度卡拉提亚人(他们愿意吃掉自己双亲的遗体)召来,借助翻译问,付给他们多少钱他们才愿意焚烧自己父母的遗体。这些印度人惊恐地大叫起来,不允许大流士提这么可怕的事情。这个故事显示出习俗的意义。在我看来,诗人品达说得对:习俗乃是“万事之主”。
希腊人毕竟是古代的智者,大流士一定忍不住想要教育他们。他想传递给希腊人未言明的信息:你们也许是人类中博学的人,但你们和我们一样具有非理性;你们只是更善于进行合理化解释而已,善于解释尽管有各种反面证据,但你们依然是对的。
虽然古人和麦基非常熟悉人类的非理性和流行性狂热,但无法得知其中精确的生物学、进化论和社会心理原因。例如,麦基一定问过自己,为什么一群人会时不时地去追逐某种价格高得离谱的投资?
今天,我们对此有了更好的理解。首先,金融经济学家发现,人类会本能地追求回报非常高但是发生概率非常小的结果。比如彩票,平均来说是赔钱的,但用巨额财富幻觉吸引了买家。此外,在过去几十年里,神经系统科学家已经揭示了贪婪和恐惧背后基本的解剖学和心理学机制——“大脑边缘系统”,其位于大脑左右半球中间的垂直面附近,具有对称分布的结构,包括一对伏隔核(大约位于每只眼睛的后面)和一对杏仁核(位于太阳穴下方)。
研究人员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后发现,伏隔核不仅会因奖励而被激发,而且会因为对奖励的预期而被激发得更加强烈,无论这种预期是关于烹饪、性、社交还是金融;相反,杏仁核会因厌恶、恐惧和退缩而被激发。例如,如果你喜欢芙洛阿姨的烤宽面条,那么在你去往她家的路上,你的一对伏隔核及两核之间的连接会更快地被激发,并且很可能在你闻到菜肴香味时达到激发率的。但是,一旦你品尝到口,伏隔核的激发率就会下降,如果芙洛阿姨在你到达时告诉你她刚刚烧煳了这道菜,你的伏隔核就不再被激发。
这种活跃的预期传导有很明显的好处:大自然偏爱那些怀有预期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而预期一旦被满足,就几乎没什么进化优势了。周围的人毫不费力地变得富有,这会大大刺激我们的伏隔核,正如经济历史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观察到的那样,“没有什么比看到朋友发财更干扰一个人的幸福感和判断力的了”。
几个世纪以来,小说家和历史学家都知道,人类并没有运用强大的智力冷静分析世界,而是对事实进行合理化,使其符合情感上的预期。记者戴维·哈伯斯塔姆的权威著作《出类拔萃之辈》,使用反讽方式说明了美国“杰出”的决策者如何在军事介入越南事件中自欺欺人,对事实进行合理化的倾向明显;而我们近在国外的军事行动也表明我们还没有吸取教训。
在过去几十年里,心理学家积累了很多实验数据,分析人类对“合理化”胜于“合理性”的偏好。当面对的事实和数据与我们根深蒂固的信仰相矛盾的时候,我们通常不会重新考虑并适当改变这些信仰,而往往会回避这些事实和数据。而当无法回避时,我们有时会更加强硬地继续进行错误评估。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甚至可能会教化、改变、使其归附或说服这些事实和数据。简言之,人类的“理性”构成了一个脆弱的盖子,在麦基所说明的自欺欺人的沸腾的大锅上危险地保持平衡。
麦基本人的行为表明,即使是理性、信息灵通的人也容易受到金融狂热的影响。1841年,他出版《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一书后不久,英国经历了一场金融狂热,其围绕当时伟大的高科技产业——铁路,甚至比1719—1720年席卷巴黎和伦敦的双股市泡沫还要严重。投资者们贪婪地购买铁路股票,为英格兰的铁路里程从1843年的2000英里增加到1848年的5000英里提供了资金支持;股市终崩盘时,还有数千英里的铁路已在计划中但从未建成。如果说应该有人预见到这次崩盘,这个人就是麦基。
但狂热事件发生时,麦基正担任《格拉斯哥的阿格斯》报纸的编辑,他报道了正在进行的铁路建设,却明显缺乏怀疑态度。1852年,他出版了《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第二版,对此只做了一个简短的脚注。
金融狂热可以被看作一场像《哈姆雷特》或《麦克白》一样的悲剧,有着界定清晰的人物、熟悉的叙事和精心排练的台词。四个戏剧人物控制了故事的叙述:有才华但不择手段的项目发起人,轻信并购买股票的公众,大肆渲染的媒体,以及把手伸进钱柜并无视腐败之火的政客。
发起人走上了一条经典的莎士比亚悲剧式道路,成为引人入胜的演员。他们大多数一开始都是才华横溢、努力工作而又有远见卓识的人,凭直觉比别人更早地知道某项新技术将给社会带来财富。在实现愿景的过程中,他们变得富有和强大,在一个以财富判断人的资本社会中,他们成为国家的雄狮。当投机活动走到尽头、泡沫破裂时,他们终落得不光彩和破产的下场,但通常(并不总是)能够侥幸逃脱牢狱之灾。
事实证明,公众很容易被那些英雄般的、魅力四射的发起人用花言巧语说服。要想胜任投资工作,必须具备一系列能力,包括数学能力、技术专长以及关键的经济历史类应用知识。唉,比起数据和事实,人们更喜欢故事;当面对复杂的投资任务时,人类默认进入叙事模式,也许令人愉快的就是那些通过购买新技术不费吹灰之力获得财富的故事。
媒体和公众一样成为发起人的受害人。写杰出商人的改革性经营事迹,能非常轻易地损害新闻界的名誉。这些发起人以惊人的频率出现在各大杂志封面上,先是被称作英雄,后来又成为被控重罪者。
后,金融狂热席卷了相关政客,他们的声誉和人气曾经因过度投机带来的经济短暂繁荣而得到提升,但后经常因为把手伸进钱柜而被抓。
各种金融狂热故事的情节变化不大。大多数投机性事件包含两个因素:预示共同富裕的激动人心的新技术,以及宽松的信贷。在今天的美国,只有大约10%的货币供应由实际流通的纸币和硬币组成;其余部分以信贷形式存在。银行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随意创造信贷,信贷的规模取决于银行、抵押贷款公司和其他贷款人对得到偿还的乐观程度。这个过程是如此违反常理和令人震惊,因此值得我们重复这个概念:银行印钞。事实上,银行与其所服务的公众一样容易狂躁或抑郁,当沉浸在泡沫里极度兴奋时,它们放纵的“赚钱”行为通常更能煽动起投机之火,这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为显著。
泡沫伴随着四个特征。首先,重要的是,金融投机开始主导除了普通的社会互动之外的一切;无论何时何地,人们见面时谈论的不是天气、家庭或运动,而是股票或房地产。其次,原本在其他领域很理智的专业人士,却放弃了可靠、高薪的工作,去参与上述资产的投机。再次,对投机持怀疑态度的人往往会遭到激烈的反对;虽然总有一些年纪够大、记忆够长、以前看过这出戏的人,知道它的结局,但他们的警告遭到了鄙视和嘲笑,并在过去几十年里通常被冠以五个字:“你就是不懂”。后,平时稳重的观察家们也开始做出荒诞的金融预测,他们预计资产价格一年内的上涨幅度,不仅仅是10%、20%或30%,而是一倍、两倍或末尾增加一个零。
除了关于金融狂热的前三章之外,《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还包含三章篇幅较长的关于宗教狂热的内容:分别讲述《圣经》预言、十字军东征和猎杀女巫。虽然宗教狂热和金融狂热看上去没有什么共同点,但它们发生的潜在力量是相同的:希望改善自己今生或来世的福祉。而放大金融和宗教群体幻想传染性的因素也很相似:人类固有的模仿、编造和接受引人入胜的叙事以及追求地位的倾向。
宗教狂热似乎是人类历史不变的特征,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太阳圣殿悲剧。1994年10月4日晚,瑞士切伊里村的居民被镇上一座农舍冒出的火焰吓了一跳,消防队员在那里看到了一幅奇异、可怕的景象:22具尸体,其多数身穿红色、黑色或白色斗篷,还有几个妇女穿着金色斗篷。除了其中3名受害者以外,其他人都是被枪杀的。此外,还有10名受害者头上蒙着塑料袋。被发现时,大多数人躺成一个圈,头朝外;弹壳和空香槟酒瓶散落在地板上。
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两年半时间里,瑞士和加拿大又发现了74名被谋杀或自杀的受害者,其全部为教派成员或者他们的孩子;所有的死亡事件都发生在春分或秋分、夏至或冬至的前后几天内。
该教派由两个男子领导:一个叫吕克·茹雷,他是神秘、英俊、有吸引力的46岁比利时医生,1993年受到共谋和武器指控,但从加拿大逃脱;还有一个叫约瑟夫·迪·马布罗,是70岁的法裔加拿大人。终的受害者里包括法国滑雪名将让·维亚尔内的妻子和儿子。维亚尔内是1960年奥运会滑雪金牌获得者,后来他将自己的名字授权给一家国际太阳镜制造商,此后他的名字成为一个著名的商标。在维亚尔内去世之前,小维亚尔内曾经告诉记者:“从生到死这段路程的主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到。茹雷解释说没什么可怕的——但恰恰相反,我开始觉得自己快要殉道了。”
1997年3月24日,后一批圣殿教受害者被发现;两天后,在美国圣迭戈附近的兰乔圣菲小镇,警察发现了另一个末日组织——天堂之门的39名成员的尸体,他们也死在那个春分前后。他们相信自己死后将被隐藏在海尔-波普彗星尾部的宇宙飞船里运出地球。
太阳圣殿和天堂之门只是一系列著名末日组织中的两个例子:1978年,吉姆·琼斯领导的人民圣殿教在圭亚那的集体自杀及谋杀事件夺走了918条人命;1993年,大卫支教在得克萨斯州韦科镇与愚蠢的联邦当局对峙,导致86名教徒被杀;残忍的日本奥姆真理教制造了1995年东京地铁神经麻痹毒气袭击。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组织中的许多成员,如茹雷和维亚尔内,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成就的人。
末日论的群体幻想不是现代世界特有的;中世纪的欧洲就有大量精彩故事——如果我们对它们印象不深刻的话,就可以称之为插曲。现代神经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一群神志正常、聪明、能很好适应社会的人,会自欺欺人地认为世界将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终结,而且往往在某个特定的日期终结。人类是通过叙事来理解世界的:无论我们如何吹捧自己的个人理性,一个好的故事,即使分析起来很有欠缺,也会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且比决定权的事实或数据更有说服力。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深度梳理人类3000年历史上主要且重要的群体疯狂事件,及导致群体疯狂的深层原因,充分展示宗教偏执和地缘政治狂热如何主导西方世界政治与民族信仰。
2.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风云变幻、新冠病毒大流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的今天,本书内容不但让人惊叹历史的惊人相似,更能引发人们对于大国博弈的和平前景的深入思考。
3.通过详述多个导致群体性疯狂的颇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结合知名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的经典理论,作者详尽解析了引发金融狂热事件的4项基本诱因:①激动人心的新技术②放松的信贷③人类的“健忘症”④放弃久经考验的金融分析方法。这本书能够帮你:理性把握金融狂热的周期性规律,在金融泡沫中保全财富,避免成为盲目的“韭菜”。
4.这本书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出发,解读人类的4个致命弱点:①喜欢听故事②习惯于自我欺骗③喜欢模仿他人④盲目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作者认为人类是会讲故事的猿猴。比起数据和事实,人们为何更喜欢故事。为何人类喜欢塑造事实,使之符合我们先前存在的观点,而非让观点符合事实?阅读本书,告诉你答案。
5.表面上看,宗教狂热和金融狂热事件似乎属于不同现象,但它们却是由相同的社会和心理机制驱动。这本书从公元前1000年至21世纪,立足3000年人类大历史,着重分析金融幻想和宗教幻想的主要区别与共性。
6.从地缘政治角度,了解宗教狂热的历史,有利于读者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具备深度认知和理性判断。只有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深度了解,才能理解为何西方对我国的和平崛起感到受到威胁;才能理解美国为何对华政策的摇摆不定;才能理解时代论叙事如何影响美国对中东的政策,才能理解美国内部为何一步步走向极化;才能理解信仰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及如何成为政治、犯罪的借口与工具。
7.从宏观经济角度,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具有周期性,从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英国铁路公司泡沫、2000年互联网热潮,直至2008年次贷危机,历史总是不断重复。了解金融狂热的历史,有利于读者理解人类为何周期性地陷入群体疯狂,哪些特点能够判断经济是否出现泡沫;有利于读者对目前世界经济周期的把握,对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做出正确的预判与决策。
8.从个体投资角度,了解金融狂热背后的规律,有助于读者对当前资本市场热炒的高新科技概念、对股市和基金的资本狂热,作出冷静分析与预判。
9.从心理学、神经学、金融学、历史学等交叉学科深度理解:群体为何总是一次次疯掉,帮助读者掌握金融史基础知识,完善知识框架结构,梳理金融狂热历史的脉络,理解基本经济规律,准确把握世界格局、未来经济趋势与机会。
10.多学科知名专家学者领衔导读力荐!附赠深度导读锦囊,帮你多视角、多维度、快速掌握本书精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黄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云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讲师方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尹继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黎力、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庄梅茜,齐声力荐!
媒体评论
伯恩斯坦是一位专业的神经学家,著有多本投资书籍,他特别适合更新麦基的作品,这部《群体的疯狂》是对麦基原著的一个有价值的补充。
爱德华·钱塞勒|《纽约书评》
伯恩斯坦希望我们明白,人类并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聪明或理性。人们很少真正对任何事情进行分析。我们不断编造,然后声称我们编造的内容是真实的……但我们不需要民意调查来证实麦基和伯恩斯坦的结论,即人们倾向于相信他们想相信的东西,无论确凿的事实和冷酷的理由是否支持他们的观点。例如,我们知道,在11月3日,超过7400万美国人投票投票选出了一位被众多严肃历史学家认定为美国历史上zui糟糕的总统……伯恩斯坦解释道:“当引人入胜的叙事(例如,让美国再次伟大)和客观事实发生冲突时,前者往往会存活下来,这是自古以来就诅咒人类的结果。”
罗伯特·G·凯泽|《华盛顿邮报》
令人着迷……伯恩斯坦是一位有趣的编年史作家,也是这些人类缺陷的分析家。戴维·阿罗诺维奇|《泰晤士报》
麦基1841年的作品,已被投资作家威廉·伯恩斯坦为21世纪进行了精彩的更新。
《路透社》
查尔斯·麦基的经典著作《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的有趣当代更新……读者会对伴随着宗教改革的血腥的歇斯底里感到畏惧,对我们无法抗拒快速致富的计划感到眼花缭乱,对等待1843年世界末日到来的广泛的美国运动嗤之以鼻,所有这些都让人感到不安又引人入胜……这本书针对“人们为什么会做蠢事”这一现象的探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范围广泛且令人沮丧的补充。
《柯克斯书评》
伯恩斯坦的书是对金融和宗教狂热的调查,其灵感来源于查尔斯·麦基1841年的著作《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麦基认为,人群动态是南海泡沫、十字军东征、猎巫和炼金术等不同现象的核心。伯恩斯坦利用进化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经验来阐明麦基的一些观察,并认为我们集体发疯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人类天生对故事的弱点决定的。他写道,人类通过叙事来理解世界,无论我们如何对自己的个人理性多么引以为傲,一个好故事,无论多么缺乏分析,都会在脑海中萦绕,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且比更有决定性的事实或数据更能说服自己。
《纽约客》
如果你对认知理论、行为金融学、投资、人类学、金融泡沫、比特币等事物感兴趣,你会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巴里·里索尔兹|彭博社电视台特邀评论员
这是一本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上,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上,分析西方历史现代化性质的书。该书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西方现代社会结构与社会行动模式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性质,及其文化根源中的宗教属性。
黄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经济泡沫与宗教狂热,这两个现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蕴含着相同的群体决策逻辑。《群体的疯狂》对宗教和金融领域的若干个狂热事件进行了分析。在作者看来,为了提升今生或来世的福祉,人类会倾向于生产和接受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产生的情感共鸣远胜于冷冰冰数据的理性说服。伯恩斯坦本人也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把很多枯燥的学术研究成果成功地融入叙事中去,既生动有趣又不失严谨,可读性极强。
卢云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这本书尝试去描述、分析和解释人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重现的金融幻想和宗教幻想,试图理解人类行为中的非理性,向世人警示未来可能遭遇的风险。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当谨记:当我们放弃个体的独立思考,对发生在周遭的种种匪夷所思之事习以为常时,群体性幻想将会导致糟糕的结果。
方 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讲师
历史上,关于群体狂热的著述数不胜数,这亦是群体心理学关注的重要内容。受经济抑或认同要素的驱动,此种群体性的非理性力量造就了诸多影响甚巨的政治经济案例。将这种宏观历史经验,与极为微观的神经科学基础链接起来,需要分析者既有宏观大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的视野,亦具有洞悉人性的微观科学素养。伯恩斯坦的《群体的疯狂》一书,展现了这种常人难以驾驭的努力。
尹继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为什么人们如此热爱泡沫?因为泡沫就是我们的欲望,那是无法停止的期待,更是终其一生会追逐的幻觉。如果我们都想在司空见惯的群体疯狂中保持清醒,那么不如跟着伯恩斯坦的脚步发掘其中隐藏的复杂心理,理解背后的规律。正如伯恩斯坦在书中所言:永远不要从单一理论视角看待世界。
严 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只有同时把握人类面对不确定性的复杂世界理性行事的方式和人性当中不可避免的非理性要素,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各种群体性疯狂。在这方面,《群体的癫狂》将成为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
李黎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这本书非常有助于读者了解美国社会与政治。通过对末日论狂热的精彩描写,这本书栩栩如生地介绍了美国右翼保守群体,尤其是福音派基督教徒的世界图景。如果不了解其宗教背景,我们就无法充分理解当代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一系列社会争议问题与思潮,以及包括中东冲突在内的外交政策问题。
庄梅茜|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
书籍介绍
大众幻觉如何影响人类文明演变?
一本书看懂人类3000年极端信仰与资本泡沫狂热史
————————————————————————————————
☆内容介绍☆
这本书回答的核心问题是,群体决策是如何失败的,以及当群体决策失败时会发生什么。在极端的情况下,不仅群体会疯狂,整个国家都会疯狂。《群体的疯狂》告诉我们,现在更应该探究狂热的根源是什么。
·伊斯兰国为何崛起?
·宗教信仰如何塑造人的行为?
·是什么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政策?
·末日论与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有什么关系?
·为何一群人会时不时追逐某种价格高得离谱的投资?
·比起数据和事实,为何人们更喜欢故事?
·比特币、元宇宙等新概念为何再次令人们疯狂?
以上与我们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知名历史学家和金融理论家威廉·伯恩斯坦,将信息技术、金融和神经科学的诸多进步结合起来,对大众幻觉进行了新的阐释。从犹太人被征服开始,到中东伊斯兰国的崛起为止。在这两者之间,这本书详述了人类历史3000年中所发生的各种金融和宗教狂热事件,以及相关的神经科学发展历程。伯恩斯坦对群体疯狂事件的编年史,既揭示了人性,又具有历史意义。
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
梳理金融狂热历史脉络,理解基本经济周期与规律;
解读末日叙事对不同信仰群体的重要性及深刻含义;
在不确定的时代,用理性的思考去对抗群体的疯狂。
————————————————————————————————
☆编辑推荐☆
1.深度梳理人类3000年历史上主要且重要的群体疯狂事件,及导致群体疯狂的深层原因,充分展示宗教偏执和地缘政治狂热如何主导西方世界政治与民族信仰。
2.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风云变幻、新冠病毒大流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的今天,本书内容不但让人惊叹历史的惊人相似,更能引发人们对于大国博弈的和平前景的深入思考。
3.通过详述多个导致群体性疯狂的颇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结合知名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的经典理论,作者详尽解析了引发金融狂热事件的4项基本诱因:①激动人心的新技术②放松的信贷③人类的“健忘症”④放弃久经考验的金融分析方法。这本书能够帮你:理性把握金融狂热的周期性规律,在金融泡沫中保全财富,避免成为盲目的“韭菜”。
4.这本书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出发,解读人类的4个致命弱点:①喜欢听故事②习惯于自我欺骗③喜欢模仿他人④盲目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作者认为人类是会讲故事的猿猴。比起数据和事实,人们为何更喜欢故事。为何人类喜欢塑造事实,使之符合我们先前存在的观点,而非让观点符合事实?阅读本书,告诉你答案。
5.表面上看,宗教狂热和金融狂热事件似乎属于不同现象,但它们却是由相同的社会和心理机制驱动。这本书从公元前1000年至21世纪,立足3000年人类大历史,着重分析金融幻想和宗教幻想的主要区别与共性。
6.从地缘政治角度,了解宗教狂热的历史,有利于读者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具备深度认知和理性判断。只有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深度了解,才能理解为何西方对我国的和平崛起感到受到威胁;才能理解美国为何对华政策的摇摆不定;才能理解时代论叙事如何影响美国对中东的政策,才能理解美国内部为何一步步走向极化;才能理解极端信仰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及如何成为政治、犯罪的借口与工具。
7.从宏观经济角度,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具有周期性,从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英国铁路公司泡沫、2000年互联网热潮,直至2008年次贷危机,历史总是不断重复。了解金融狂热的历史,有利于读者理解人类为何周期性地陷入群体疯狂,哪些特点能够判断经济是否出现泡沫;有利于读者对目前世界经济周期的把握,对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做出正确的预判与决策。
8.从个体投资角度,了解金融狂热背后的规律,有助于读者对当前资本市场热炒的高新科技概念、对股市和基金的资本狂热,作出冷静分析与预判。
9.从心理学、神经学、金融学、历史学等交叉学科深度理解:群体为何总是一次次疯掉,帮助读者掌握金融史基础知识,完善知识框架结构,梳理金融狂热历史的脉络,理解基本经济规律,准确把握世界格局、未来经济趋势与机会。
10.多学科知名专家学者领衔导读力荐!附赠深度导读锦囊,帮你多视角、多维度、快速掌握本书精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黄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云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讲师方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尹继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黎力、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庄梅茜,齐声力荐!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内容齐全(368+)
- 速度慢(275+)
- 体验还行(135+)
- 无漏页(225+)
- 不亏(342+)
- 少量广告(239+)
- azw3(655+)
- 一星好评(639+)
下载评价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喜欢"群体的疯狂"的人也看了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80天突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西方教育思想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罗马战士Ⅳ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实验操作练习册(科学)三年级 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附修订草案说明) 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装备科技信息咨询研究方法实用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Photoshop基础及应用(附DVD光盘1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电子文件管理与电子证据使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快乐上小学·轻松学语文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初级经济师教材2017配套历年真题及押题试卷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地球”系列:彩虹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网络传播导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灌篮高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外贸单证实务/傅利利/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 傅利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离心泵设计实用技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保险精准营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母胎医学临床诊疗及护理流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21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教材4建筑材料与构造(第十六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23管理类联考-老吕数学要点精编(第8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JSP程序设计(慕课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