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全七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四书五经(全七册) 四书五经(全七册)精美图片](https://img3m6.ddimg.cn/18/13/22749426-1_h_1.jpg)
四书五经(全七册)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001
◎论语
孔子和《论语》?穴代序?雪?穴李浴华?雪 /003
学而 /005
为政第二 /010
八佾第三 /016
里仁第四 /022
公冶长第五 /027
雍也第六 /034
述而第七 /040
泰伯第八 /046
子罕第九 /051
乡党第十 /057
先进第十一 /064
颜渊第十二 /071
子路第十三 /077
宪问第十四 /083
卫灵公第十五 /091
季氏第十六 /097
阳货第十七 /102
微子第十八 /108
子张第十九 /112
尧曰第二十 /117
附录
《论语》名言警句 /120
孔子年表 /124
《论语》重要研究著作 /126
◎大学
朱熹《大学章句》序 /129
《大学》程子提示 /132
“经文”章 /133
“传文”十章 /136
章 释“明明德” /136
第二章 释“新民” /136
第三章 释“止于至善 /137
第四章 释“本末” /139
第五章 释“格物致知” /140
第六章 释“诚意” /141
第七章 释“正心修身” /142
第八章 释“修身齐家” /143
第九章 释“齐家治国” /144
第十章 释“治国平天下” /146
附录
《大学》名言警句 /151
《大学》重要研究著作 /151
◎中庸
朱熹《中庸章句》序 /155
《中庸》程子提示 /158
《中庸》三十三章 /159
章 /159
第二章 /160
第三章 /161
第四章 /161
第五章 /162
第六章 /162
第七章 /163
第八章 /164
第九章 /164
第十章 /165
第十一章 /166
第十二章 /166
第十三章 /167
第十四章 /169
第十五章 /170
第十六章 /171
第十七章 /172
第十八章 /172
第十九章 /174
第二十章 /175
第二十一章 /179
第二十二章 /180
第二十三章 /180
第二十四章 /181
第二十五章 /182
第二十六章 /182
第二十七章 /184
第二十八章 /185
第二十九章 /186
第三十章 /187
第三十一章 /188
第三十二章 /189
第三十三章 /190
附录
《中庸》名言警句 /193
《中庸》重要研究著作 /193
目录
前言 /001
梁惠王上 /001
梁惠王下 /012
公孙丑上 /027
公孙丑下 /039
滕文公上 /051
滕文公下 /063
离娄上 /075
离娄下 /089
万章上 /103
万章下 /115
告子上 /126
告子下 /139
尽心上 /152
尽心下 /170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 曲礼上
曲,是曲折细微的意思。曲礼,指细小琐碎的礼仪。即孔颖达《礼记正义》所说的:“以其屈曲行事则曰《曲礼》,见于威仪则曰《仪礼》。”《曲礼》记录了先秦时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礼仪。本为一篇,因字数较多,分成上、下两篇。
1.《曲礼》曰:毋不敬①,俨若思②,安定辞③,安民哉。
①敬:恭敬。
②俨:通“严”,庄重。
③安:稳妥。 定:规定。 辞:特指王命。
《曲礼》说:“做事时不可不严肃认真,平时神情要庄严,若有所思,说话时态度谦和,言辞稳妥,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2.敖不可长①,欲不可从②,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①敖:通“傲”,傲慢。
②从:通“纵”,放纵。
傲慢之心不能滋长,欲念不能放纵,意志情感不能自满,享乐的行为不能达到极限。
3.贤者狎而敬之①,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②。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③,分毋求多,疑事毋质④,直而勿有⑤。
①狎(xiá):亲近,接近。
②安安:安于。
③很:违逆,不听从。
④质:评断。
⑤直:正义,有理。
对贤能的人要接近而敬重,敬畏而仰慕。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善于积累财富并且知道如何去分配财富。既能适应安乐的环境又能适应突然发生改变的环境。对于钱财要有选择的获取,遇到艰难困苦不能逃避,对于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不能强迫人家去接受自己的观点。分发东西时,不要贪求多得;对有疑问的事情不要轻易做出评断。对于有理的事情也不要表现出自以为是的态度来。
4.若夫坐如尸①,立如齐②。礼从宜③,使从俗。
①尸:古代祭祀时代死者受祭的人。
②齐(zhāi):通“斋”,古人在祭祀时或举行其他典礼前清心寡欲,净身洁食,以示庄敬。
③宜:适当。
如果坐的话就要像祭祀时代死者受祭的人那样端庄,站立要像祭祀前斋戒时那样的庄敬。礼的运用要适合当时的情景,出使别国的使者要遵从当地的风俗人情。
5.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①,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②,不辞费。礼,不硏节,不侵侮,不好狎③。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④,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①嫌疑:疑惑难辩的事理。
②说:通“悦”,取悦。
③狎:戏谑
④取(qū):通“趋”,趋向。
礼是用来确定人与人关系亲近疏远,判断事理,辨别事物的异同,判断事情正误的。礼要求不随便取悦他人,不说那些自己落实不到行动上的话。不逾越礼节去做事,不欺凌他人,不戏谑他人。自己要修养身心,认真践行自己说出的话,这可以说是美好的品行了。品行端正,说话符合事理,这是礼的本质。对于礼,只听说是人主动趋向礼,而没有听说是礼趋向人的。只听说是学礼的人前来主动学习,没有听说教礼的人跑到别人那里去主动传教。
6.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①,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②,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③,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④。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⑤。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①宦学:指学习仕官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②莅(lì)官:到职,居官。
③祷(dǎo)祠:泛指祭祀。
④撙(zǔn)节:抑制、节制。
⑤麀(yōu):雌鹿。
道德仁义,没有礼的规范就不能实现;教导训戒,端正民风,没有礼就不能完备;事非曲直,没有礼就不能做出评断;君臣、父子、兄弟,没有礼就不能确定相互间的名分关系;外出拜师求学,没有礼师生间就不能和睦;朝廷官职的排列、军队的整治,法令的执行,没有礼作规范就失去威严而无法实施;不管是特别的祭祀还是定期的祭祀,有了礼的约束,才会虔诚庄重。所以君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态度恭谨、做事要有节制、进退应对等方面都要体现出礼。鹦鹉即使能学会讲话,但始终是禽鸟;猩猩即使能学会讲话,但始终是动物。身为人却没有礼节,即使能说话,与禽兽的心性又有什么区别呢?只有禽兽才没有礼节,所以禽兽中的父子与同一只雌兽交配。因此,圣人制定礼,并用礼来教育百姓,让百姓知道礼仪廉耻,知道自己与兽类的本质不同。
7.大上贵德①,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②。
①大上:大:通“太”。即三皇五帝时。
②慑:丧气。
上古时期注重人的品德修养,后来才重视施舍和回报。礼崇尚的是人际交往中的有来有往,施加恩惠给人,而受惠的人却不知道来报答,这是没有礼的;人前来施加恩惠,而受恩的不前去答谢,这也是没有礼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礼的存在社会就会安定和谐,没有礼的存在社会就会不稳定,所以必须要学习礼。礼,就是要谦卑的看待自己,而尊重他人。即使担负重物的商贩中间也有值得尊敬的,更何况是富贵的人呢?富贵的人知道礼,就能够不骄奢淫逸;贫穷的人知道礼,就能保持自己远大的志向而不灰心丧气。
8.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②,服官政。六十曰耆③,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④,悼与耄⑤,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⑥?熏颐⑦。
①冠(guàn):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②艾(ài):指年老的人。
③耆(qí)?押古时指六十岁的老人。
④悼(dào):指年幼的人。
⑤耄(mào):高龄,古时大约七十到九十岁的年纪。
⑥期:古时候百岁谓期。
学而?穴共十六章?雪
“学而”是《论语》篇的篇名。《论语》一般以每篇开头两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但因为“子曰”两个字常出现于一篇的开头,这一类的篇目便以“子曰”后的两三个字作为篇名。本篇讲的是学习与做人。
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芽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乎?芽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芽”
2.有子曰⑥:“其为人也孝弟⑦,而好犯上者⑧,鲜矣⑨;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紛{1},本立而道生紜{1}。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紝{1}?选”
3.子曰:“巧言令色紞{1},鲜矣仁?选”
4.曾子曰紟{1}:“吾日三省吾身紡{1}:为人谋而不忠乎紣{1}?芽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紤{1}?芽传不习乎紥{1}?芽”
①子:《论语》中“子曰”的“子”均指孔子。古代尊称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为“子”。
②学而时习之:时,经常;习,复习,温习。
③说?穴yuè?雪:通“悦”,高兴、快乐。
④朋:朋友。
⑤愠?穴yùn?雪:恼怒。
⑥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⑦孝弟?穴tì?雪:孝,子女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弟,通“悌”,弟弟对兄长要尊敬、服从。
⑧犯上:触犯长辈或上级。
⑨鲜?穴xiǎn?雪:少。
⑩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本,根本、基础。
紜{1}道:社会道德准则。
紝{1}与?穴yú?雪:通“欤”,语气词。
紞{1}巧言令色: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巧言,花言巧语。令色,美好的脸色、讨人喜欢的表情。
紟{1}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穴shēn?雪,字子舆。
紡{1}三省?穴xǐnɡ?雪吾身:多次自我反省、检讨。“三”不是实指,表示多次。省,检讨。
紣{1}为人谋:为别人办事。 忠:尽心竭力。
紤{1}信:诚实。
紥{1}传?穴chuán?雪:传授。
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快乐的吗?芽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值得高兴的吗?芽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芽”
2.有子说:“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和长辈的人是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是根本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基础确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敬父母、服从兄长,这应该是仁爱的根本吧?选”
3.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装出一副讨人喜欢的样子,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芽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表现吗?芽老师教给我的知识复习了吗?芽”
5.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②,节用而爱人③,使民以时④。”
6.子曰:“弟子入则孝⑤,出则悌,谨而信⑥,泛爱众而亲仁⑦。行有馀力⑧,则以学文⑨。”
7.子夏曰⑩:“贤贤易色紜{1};事父母紝{1},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紞{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紟{1},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紡{1},学则不固紣{1}。主忠信紤{1},无友不如己者紥{1},过则勿惮改紦{1}。”
9.曾子曰:“慎终紛{2},追远紜{2},民德归厚矣紝{2}。”
①道千乘之国:治理一个诸侯国家。道,治理。千乘?穴shènɡ?雪之国,即诸侯国家。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诸侯大国地方百里,兵车千乘,称千乘之国。
②敬事而信:谨慎、认真处理事情,讲信用。
③节用而爱人:节约开支,爱护部下。人,指部下。
④使民以时:在农闲时役使百姓,不影响农业生产。使民,役使百姓。以时,按照一定的时节。
⑤弟子:年纪幼小的男子。
⑥谨而信:做事谨慎,说话有信用。
⑦泛爱众:对大众要有仁爱之心。 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⑧馀力:剩馀的精力。
⑨学文:学习《诗》、《书》等有关礼乐的著作。
⑩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紜{1}贤贤:尊重有才德的贤人。个“贤”为动词,即尊重。第二个“贤”为名词,指有才德的贤人。 易色:不重女色。易,轻视。
紝{1}事父母:侍奉父母。
紞{1}致其身:奉献自己的生命。
紟{1}未学:没有学习过《诗》、《书》等礼乐知识。
紡{1}不重则不威:不庄重就没有威严。重,庄重。威,威严。
紣{1}不固:不牢固。
紤{1}主忠信:把忠实和诚信放在主要位置。
紥{1}无友不如己者:不要去和比自己道德差的人交朋友。
紦{1}惮?穴dàn?雪:害怕。
紛{2}慎终:对父母的丧事要谨慎地按照礼的要求去办。终,父母的丧礼。
紜{2}追远:祭礼时要有诚心。
紝{2}归厚:趋于淳厚。
5.孔子说:“治理一个诸侯国家,就必须认真、谨慎地处理各种事情,恪守信用,节约开支,爱护部下,役使百姓要考虑到农业生产,在农闲时进行。”
6.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服从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对大众要有仁爱之心,要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还有精力,就要常学习《诗》、《书》等有关礼乐的著作。”
7.子夏说:“尊敬贤者,不重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有自我献身的精神;交结朋友,说话有信用。这样的人,虽然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诗》、《书》等礼乐知识,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的。”
8.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就是学习了也不会牢固。做人要以忠实、诚信为主。不要与在道德上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9.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要诚心诚意地祭祀祖先,这样做了,老百姓就会受到感化,社会道德就会趋于淳厚。”
10.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②,必闻其政。求之与?芽抑与之与?芽”③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④。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⑤?芽”
11.子曰:“父在,观其志⑥;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⑦,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⑧,先王之道斯为美⑨。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⑩,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于义紜{1},言可复也紝{1}。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紞{1}。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紟{1}。”
①子禽:姓陈,名亢,孔子的学生。 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的学生。
②夫子:古代的一种敬称,凡做过大夫级官的人都可被称为“夫子”。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 是邦:这个国家。邦,国家。
③抑:或者是、还是。
④温、良、恭、俭、让:温,温和;良,善良;恭,庄敬;俭,节俭;让,谦逊。
⑤其诸:或者、大概。
⑥志:志向。
⑦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长时间不改变父亲定的规矩。三年,长时间。
⑧和为贵:贵在做到恰到好处。和,恰当、合适。
⑨斯为美:这方面做得很好。斯,这。
⑩节:制约、节制。
紜{1}信近于义:所讲的信用要符合义。近,符合。
紝{1}言可复:所说的话才可能实现。复,实现诺言。
紞{1}远耻辱:免受侮辱。远,动词,使之远离的意思。
紟{1}宗:主,可靠。
10.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然会听到有关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有心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给他的呢?芽”子贡说:“老师具有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使得别人把政事主动告诉给他。他这种获知政事的方法,大概不同于别人获知政事的方法吧?芽”
11.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在世时,他还没有独立行动的可能,只能看他的志向;他父亲去世后,就要看他的实际行为了,若长期不改变他父亲生前所定的道德规范,他就可以被称为孝子了。”
12.有子说:“礼的应用,贵在用得恰到好处。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无论小事大事都做得很恰当。但是如果有行不通的地方,还一味地为和谐而和谐,而不用礼来加以制约,也是不可行的。”
13.有子说:“所讲的信用要符合义,这样,所许下的诺言才可实现。对人敬重符合于礼,就不会受到侮辱了。所依靠的都是可以亲近的人,也就可靠了。”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上》不仅记述孟子与梁惠王的议论,还记述了孟子与梁襄王、齐宣王的议论。孟子在议论中,主要宣扬了“仁义”思想,认为国君保有仁义,就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能无敌于天下,就能吸引民众的归附。同时,孟子还指出实施仁政要做到施政爱民,与民同乐,适时征用百姓,发展小农经济,使民众安居乐业,不饥不寒。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选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芽”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芽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芽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芽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②。万乘之国,弑其君者③,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④。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⑤。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芽”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名硏,前369年—前319年在位。前362年,从安邑?穴今山西夏县西北?雪迁都大梁?穴今河南开封市?雪。他在位的前二十几年内,魏国强大,前344年召集逢泽?穴今开封东南?雪之会,自称为王。后被齐军于马陵?穴今河南范县西南?雪击败,国势渐衰。
②征:收;取。
③弑?穴shì?雪:我国封建时代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④万乘之国,千乘之国:乘?穴shènɡ?雪,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战国时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国家的强弱大小。千乘之家,百乘之家:春秋战国时诸侯国执政的卿大夫有一定的封邑,拥有这种封邑的卿大夫叫家,其强弱大小也往往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⑤餍?穴yàn?雪:吃饱,引申为满足。
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头?选不辞千里辛劳而来,是不是将有什么利益带给我国呢?芽”孟子答道:“王您为什么要谈利呢?芽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王说:‘怎么样才能对我国有利?芽’大夫说:‘怎么样才能对我家有利?芽’士人百姓说:‘怎么样才能对我自己有利?芽’?穴这样,?雪上上下下都互相追求自己的利益,国家就危险了。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死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卿大夫;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死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卿大夫。在一万辆车里,他就拥有一千辆车;在一千辆车里,他就拥有一百辆车,这不能说是不多的。但如果他轻义而重利,不把国君的全部夺去是不会满足的。没有仁者遗弃他的亲人的,没有义者轻视他的君主的。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讲什么利呢?芽”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芽”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①,不日成之②。经始勿亟③,庶民子来④。王在灵囿,硏鹿攸伏⑤,硏鹿濯濯⑥,白鸟鹤鹤⑦;王在灵沼,於?鱼跃⑧。’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⑨:‘时日害丧⑩,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芽”
①攻:制作;营筑。
②不日:不到一天,引申为时间很短。
③亟:急。
④子:形容词,像儿子一样。
⑤?鹿攸伏:??穴yōu?雪,母鹿。攸,同“所”。
⑥濯濯?穴zhuó?雪:肥而光亮貌。按《诗?大雅?灵合》毛传:“濯濯,娱游也。”
⑦鹤鹤:洁白肥美貌。《诗?大雅?灵台》作“??”。 ??穴rèn?雪:充满。
⑧於?穴wū?雪:发语词。
⑨《汤誓》:《尚书》中的一篇,为商汤讨伐夏桀誓师之词。
紛{1}害:同“曷”,古代疑问词,何时。
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水池边,一边观望鸿雁麋鹿等鸟兽,一边说:“贤能的人也享受这样的快乐吗?芽”孟子答道:“贤能的人不先享受这样的快乐,不贤德的人纵然能这样做,也不会快乐的。《诗经》中说:‘开始修筑灵台,规划它,修建它,民众一齐努力,很快就完成了。?穴文王说?雪开始修筑不要着急,但民众却非常卖力。周文王到鹿苑中,?穴看到?雪母鹿非常安逸,母鹿光亮而肥壮,白鸟洁白而肥美;周文王到灵池边,满池鱼儿在跳跃。’周文王虽然用民众的力量来修筑高台、挖掘池塘,可是民众高兴这样做,称筑的台为‘灵台’,称挖的池为‘灵沼’,还高兴其中有许多麋鹿和鱼鳖。古代的圣君贤王同民众一同快乐,所以自己也能感到快乐。?穴夏桀这样的君王却不是这样,对他?雪《汤誓》中记载民众的怨歌说:‘太阳呀,你什么时候失去光辉?芽?穴到那时?雪我和你一道灭亡?选’民众要和他同归于尽,纵然有高台深池、珍禽异兽,怎么能独自快乐起来呢?芽”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①,尽心焉耳矣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③,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芽”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④,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⑤。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芽”曰:“不可,直不百步耳⑥,是亦走也?选”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⑦;数罟不入?池⑧,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⑨,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⑩,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紜{1};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紝{1}。”
①寡人:朱熹集注:“寡人,诸侯自称,言寡德之人也。”
②焉耳矣:同“矣”,“焉耳”仅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③河内:魏国的土地,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 河东:魏国的土地,今山西省西南部。
④填然:填?穴chēn?雪,象声词。然,语尾助词。填然,即“填填地?穴响?雪”。
⑤兵:兵器。 走:古代指跑。
⑥直:只是。
⑦胜?穴shēnɡ?雪:尽。
⑧数罟不入?池:数?穴shuò?雪,密。罟?穴ɡǔ?雪,渔网。??穴wū?雪,低凹之地;亦指池塘。
⑨庠?穴xiánɡ?雪序:我国古代的学校。后人亦以庠序概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⑩颁白:须发半白,也写作“斑白”。
紜{1}莩?穴piǎo?雪:同“殍”,饿死。也指饿死的人。
紝{1}斯:则;乃。
梁惠王?穴对孟子?雪说:“寡人对于国家,可算是尽心了,河内遭了灾,我便把那里的民众迁移到河东,又把河东的粮食调运到河内。河东遭了灾也是这样做。观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寡人这样尽心为百姓考虑的,但邻国的民众并没有减少,寡人的民众也没有增多,这是为什么呢?芽”孟子答道:“王爱好打仗,就请让我用打仗作个比喻。战鼓咚咚一响,兵器刚一接触,丢掉盔甲拖着兵器就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如果逃跑了五十步的耻笑逃跑了一百步的,?穴您认为?雪怎么样呢?芽”?穴梁惠王?雪说:“不能?穴耻笑?雪;?穴他?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而已,但同样也是逃跑呀?选”
?穴孟子?雪说:“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民众比邻国的多了。不去?穴征徭役兵役?雪妨碍农时,那么粮食就会多得吃不完;不用过密的网到池塘里去捕捞,鱼鳖就会多得吃不完;按照一定的时节去山林中砍伐,木材就会多得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多得吃不完,木材多得用不完,这样民众生养死葬就没有什么遗憾了。?穴民众?雪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端呀。
“在五亩大小的庭院里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绵衣服了。鸡猪狗等家畜,能按时饲养,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百亩大小的田地,不要耽误了耕种和收割的时机,一家几口人就不会饥饿了。办好学校教育,讲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用背负和头顶着重物在道路上奔波了。七十岁的人有绢帛做的衣服穿,有肉吃,普通民众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附,是从来没有的事。?穴可是现在富贵人家的?雪狗猪吃掉人的粮食而不知检点,道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开仓赈济;人死的时候说‘不怪我呀,是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刀子杀人,却说,‘不怪我呀,是刀子杀的。’有什么不同呢?芽王如不去怪罪年成,?穴而是修好政治,?雪那么,天下民众就会来投奔了。”
◎虞 书
尧 典
尧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首领,属陶唐氏,与伏羲、神农、帝喾、舜并称为“五帝”。典,指记载“五帝”历史事件的重要文书。本篇是后世史官对尧帝事迹的追述,关于创作时间?熏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作于唐尧时?熏有人认为作于夏朝或秦汉时。梳理各家法?熏我们认为应是周朝史官根据传下来史料所作?熏但在流传过程中受到秦汉思想文化的影响?熏部分内容有所改动。今文《尚书》古文《尚书》都有此篇。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①,光宅天下②。将逊于位③,让于虞舜④,作《尧典》。
①文:文雅。思:谋虑。
②宅:充满。
③逊:让。
④虞舜:即舜,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
从前尧称帝时,聪明能干、文雅又有谋虑,他的光辉充满天地间。他打算把帝位让给虞舜,(史官根据这些情况,)创作了《尧典》。(以上是序)
曰若稽古①。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②,允恭克让③。光被四表④,格于上下⑤。克明俊德⑥,以亲九族⑦。九族既睦,平章百姓⑧。百姓昭明⑨,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紛{1}。
①曰若:引起下文,无义。稽:考察。
②钦:敬,此指处事严谨。明:明达。安安:温和。
③允:诚,确实。克:能。
④被:覆盖。四表:四方。
⑤格:至。上下:天地。
⑥明:显明。俊:美。
⑦九族:从高祖到玄孙九代亲人。
⑧平章:辨明。百姓:百官。
⑨昭:明。
紛{1}时:是。雍:和。
考察古代的历史。尧帝叫放勋,他严谨、明达、文雅温和、有谋虑,对人能恭敬礼让。他的光辉普照四方,达于天地。他能够发扬美德,使氏族成员亲善和睦。氏族成员亲善和睦后,又辨明百官的好坏。百官的好坏辨明了,又与诸侯国协同合作。这样,天下的百姓也就变得友好和睦了。
乃命羲和①,钦若昊天②,历象日月星辰③,敬授人时④。分命羲仲,宅硏夷⑤,曰?谷⑥,寅宾出日⑦,平秩东作⑧。日中⑨,星鸟紛{1},以殷仲春紜{1}。厥民析紝{1},鸟兽孳尾紞{1}。申命羲叔紟{1},宅南交紡{1},平秩南讹紣{1},敬致紤{1}。日永,星火紥{1},以正仲夏。厥民因紦{1},鸟兽希革紛{2}。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紜{2},寅饯纳日紝{2},平秩西成紞{2}。宵中,星虚紟{2}以殷仲秋。厥民夷紡{2},鸟兽毛?紣{2}。申命和叔,宅朔方紤{2},曰幽都紥{2},平在朔易紦{2}。日短,星昴紛{3},以正仲冬。厥民?紜{3},鸟兽?毛紝{3}。帝曰:“咨紞{3},汝羲暨和紟{3},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紡{3},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紣{3},庶绩咸熙紤{3}。”
①羲、和:羲氏、和氏,相传是掌管历法的官员。下文“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别是羲氏、和氏的首领。
②若:顺。昊:广大。
③历:察看。象:法,取法。
④授:颁发。人时:历法。
⑤嵎夷:古地名,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一带。
⑥硏(yáng)谷:传说是日出的地方。硏,日出。
⑦寅:敬。宾:迎接。
⑧平:辨明。秩:次序。东作:春季耕种。
⑨日中:昼夜长短相等。
紛{1}星鸟:星名,指南方的星宿朱雀。
紜{1}殷:确定。仲春:春天的第二个月。
紝{1}厥:其。析:分散。
紞{1}孳(zī)尾:动物的交配繁殖。孳,繁殖。尾,交合。
紟{1}申:又。
紡{1}南交:地名,古代南方的交阯。
紣{1}南讹(è):作“南为”,指夏季耕作。
紤{1}致:引导。
紥{1}火:星名,也叫心星,是东方苍龙星宿的中星。
紦{1}因:指在高处居住。
紛{2}希:稀疏。革:通“?”,羽毛。
紜{2}昧(mèi)谷:地名,太阳落下的地方。昧,昏暗。
紝{2}纳日:落日。
紞{2}西成:秋季收获。
紟{2}虚:星名,北方玄武星宿的中星。
紡{2}夷:平,指住在平地。
紣{2}毨(xiǎn):羽毛新生。
紤{2}朔方:北方。
紥{2}幽都:幽州,约在今北京密云县东北。
紦{2}在:察。易:指治理田地。
紛{3}昴(mǎo):星名,西方白虎星宿的中星。
紜{3}隩(yù):藏,指呆在室内。
紝{3}氄(róng):长出细密的毛。
紞{3}咨:啊。
紟{3}暨(jì):及。
紡{3}期(qī):周,此指一年。有:又。旬:十天。
紣{3}允:用。厘:治理。
紤{3}庶:众。咸:都。熙:兴。
于是尧帝命令羲氏、和氏,恭敬地顺从上天,观察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历法,供人们使用。分别命令羲仲,居住在东方的硏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辨明春季耕种的次序。春分这天昼夜长短相等,傍晚时鸟星出现在天空的正南方,人们把此时确定为春天的第二个月。这时人们都分散在田野里播种,飞鸟走兽开始交配繁殖。又命令羲叔,居住在南方的交?,辨明夏季耕作的次序,引导人们干农活。夏至这天白昼长,傍晚时火星出现在天空的正南方,人们把此时确定为夏季的第二个月。交?人居住在高处,鸟兽的羽毛稀疏。分别命令和仲,居住在西方的昧谷,恭敬地送别落日,辨明秋季收获的次序。秋分这天昼夜长短相等,傍晚时虚星出现在天空的正南方,人们把此时确定为秋季的第二个月。昧谷人居住在平地,鸟兽生长出新的羽毛。又命令和叔,居住在北方的幽州,辨明、察看冬季的田园工作。冬至这天白昼短,傍晚时昴星出现在天空的正南方,人们把此时确定为冬季的第二个月。这时人们都呆在屋内,鸟兽长着柔软细密的羽毛。尧帝说:“啊,羲氏与和氏,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你们要用置闰月的办法来确定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由此规定百官的职责,各种事情就可以做起来了。”
⑦颐(yí):供养。
男孩儿长到十岁,称为幼,从这个时候开始学习。二十岁的时候称为弱,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三十岁时称为壮,可以结婚成家。四十岁时称为强,可以做官了。五十岁时称为艾,依能力可担任行政长官。六十岁时称为耆,有资格来指使别人做事。七十岁时称为老,可以把家族的事务交给子孙打理了。八十岁、九十岁时称为耄,七岁小孩叫做悼,悼和耄即使犯了罪,也不能施加刑罚。一百岁的老人可以说是高龄了,要好好地供养。
9.大夫七十而致事①。若不得谢②,则必赐之几杖③,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①大夫:古官职名。致事:辞官。
②谢:辞职。
③几杖:坐几和手杖,古代孝敬老人的用具。
大夫到了七十岁的时候就要辞官休息。如果国君不答应大夫辞职,就要赐给他坐几和手杖,外出时候要有妇女侍奉左右;到国家各处去办公,要乘坐安稳的车子。此时,大夫外出到别的国家,要自称老夫,但在国内仍要称名。如果有其他国家的人前来请教询问,一定要把本国的法度告诉来访者。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释新民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止于至善
《诗》云: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释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用小心而敬畏的态度,照料好民众的新,这才是学问的根本)
# 释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子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关注内心隐秘的思想)
# 释正心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时而不知其味。
# 释修身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 释齐家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世,一人定国。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释治国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事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或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出口,寔shí能容之,尚亦有利哉。
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真我/道德存在状态,伟大的生存现实;和--道德秩序,是家普遍法则)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其味也。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gu三,网)、擭(huo四,牢笼)、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故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正己而不求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易以俟(si四,等待)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é,绊倒],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至诚无息。不见而章,不动而变,不为而成。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居下不倍...
其它内容:
书摘插图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一般般(476+)
- 全格式(225+)
- 差评少(68+)
- 体验好(567+)
- 可以购买(601+)
- 图书多(279+)
- 实惠(181+)
- 书籍多(586+)
下载评价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宫***凡: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喜欢"四书五经(全七册)"的人也看了
09考研英语三层递进攻破阅读理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大淖记事(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17-2020-帆船竞赛规则( 货号:750095529)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雕塑史讲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商原版】设计是一种孤独的幸福 港台艺术原版 卢永强 三联书店出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浮生旧梦说连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冬奥冰雪梦系列绘本-金丝猴滑雪(2022年百班千人寒假书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谈判:君向潇湘我向秦(青少年心理自助文库.成功从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脊柱四肢影像图解——正常解剖·常见变异·常见病变(包销500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绝妙好词箋(共3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19年高考报考 全国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心理学导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中公2022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政法(全新升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婚姻家庭法律规范集成、典型案例与疑难精解2 法规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生理心理学原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弯道超越 杨晓升 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临床儿科营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儿童视野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神秘的择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 武敬敏【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7分